12月8日下午,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针对目前因抑郁、焦虑住院的青少年患者病情反复和病例增多进行了专门部署,特别是保证这些经过精神科和心理科系统治疗后的孩子们,能够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培养和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开展了第一期青少年表达性艺术团体心理治疗活动。
活动开始前主管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做了充分的准备,了解和掌握了孩子们的病情、兴趣爱好和总体情况,经过评估和筛查,在征求孩子们知情同意后,沙宏亮医生为参加活动的患者介绍了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并详细介绍了在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有预见性地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团体心理治疗意外防控措施。
首先李辉昌心理治疗师带领他们进行了热身活动,消除了各位参与者的紧张情绪,本期的团体心理治疗在孩子们相互介绍、彼此认识中正式开始。
向患者讲述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含义及具体操作过程
患者自由发挥进行实际操作
医生和患者、患者和患者像朋友一样分享和展现自己的作品和作画的初衷,心理治疗师仔细分析了每一位患者的作品,以及蕴含着患者想表达的内心世界,在主管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共同分析和解读下,帮助患者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需求,并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正向的引导,活动也可以帮助训练患者的注意力,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分享和表达内心的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和认识到得病并不可怕,经过系统规范治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通过活动的开展展现了每个人的优点,也可以提高孩子们人际交往的能力,能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高负荷的学习快节奏的生活,机会与风险并存,希望与挑战相伴。这一切都要求青少年必须有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基于此,心理健康要从青少年抓起,引导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心理,迎接挑战,适应社会。
表达性艺术治疗简介:
表达性艺术治疗简称为表达性治疗或艺术治疗,是将艺术创造形式作为表达内心情感的媒介,促进患者与治疗师及其他人交流,改善症状、促进心理发展的一类治疗方法。其基本机制是通过想象和其它形式的创造性表达,帮助个体通过想象、舞蹈、音乐、诗歌等形式,激发、利用内在的自然能力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以处理内心冲突、发展人际技能、减少应激、增加自我觉察和自信、获得领悟,促进心理健康、矫治异常心理。